English

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总体思路

1998-03-16 来源:光明日报 孙启明 我有话说

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和产业定位直接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有效程度和整个国家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向和潜力,决定着国有经济是否能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真正起到主导作用。由此,对国有经济产业分布比重现状及理想状态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现有已被开发的、可经营的国有资产近5万亿元,占全社会可经营资产总量的60%左右,其比重之高为市场经济国家所罕见。但是由于布局分散,主导产业的竞争实力不突出。在我国产业分类的39个工业行业中,国有经济均占有一定比例,在大多数行业中国有经济都占50%左右,即使在服装行业也占有8%的比重。这种分散的布局直接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国有企业素质不高、规模偏小,未真正起到主导作用。在独立核算的国有工业企业当中80%为中小企业,而且分布在中小企业的国有资产竟占总资产的一半。二是国家新增加的投资数量有限,很难集中资金进行国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使多数企业的素质难以提高,理论上的主导产业和部门不仅难以得到扶持,而且成了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国有经济的传统产业布局使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竞争行业中国有企业亏损与主导作用领域国有经济进入不足并存。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在于:对技术进步的引导,对其它产业的带动,对某些产业布局偏差的纠正与调整,在基础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社会公共福利性产业中的骨干带头作用。为此,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调整与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应按以下思路进行:首先对现有的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按规模分为大企业和小企业;按技术管理指标分为高素质企业与低素质企业;按产业间的联系规律分为上游基础性原料性产业和下游加工性产业;按其社会功能来分为公益性福利性产业和非公益性产业。在此基础上,国有经济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地做到“四抓四放”,或叫做“四进四出”。

(一)抓“大”放“小”。即国有经济进入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企业,而从中小企业中逐渐退出。对国有大企业,要集中投资,扩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其成为在世界市场中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而在国有经济分布的近6万个中小企业中,采取逐步退出的方式以减少摩擦和震荡。首先从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生产技术落后、产品市场前景无望的企业和行业中果断地退出,采取破产、拍卖的方式收回部分价值,投入到大型骨干企业中来,同时也为其它各种经济成分的发展留有余地。

(二)抓“高”放“低”。即国有经济进入高素质、高技术的产业,同时逐渐从素质较差、技术水平低的产业中退出。具有现代高、精、尖技术(如航天、航空、核工业和精密机床等)和在下个世纪将出现的尖端技术是世界各国研究与开发的重点。因为它关系到一个国家在世界中的地位。这种带有跨世纪的战略开发与研究,只有国有经济能承担。这类企业规模不一定很大,但是需要国家特别加以保护,对于人才、基地、仪器、设备和研究费用都需要有特殊津贴、专项经费加以支持。而对于非高新技术产业则可以采取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筛选,使国有经济从中逐渐退出。

(三)抓“上”放“下”。即国有经济进入基础性、原料性、联系性强的上游产业,逐渐从下游产业中退出。这些产业包括重要资源和原材料的采掘和供应业,这一行业决定着其它行业的发展速度,国家必须实行垄断经营。这些行业垄断性、统一性强,壁垒性高,技术复杂,私人企业不易进入,适合于国家经营。航空、铁路、邮电通讯等都是国家的基础产业,直接决定着其他各行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关系国计民生,也必须由国家来垄断经营。国家必须下大力气增加投入,对这些行业的规划和设计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形成一定规模的供给和能力剩余,以较低的价格促进其它行业的发展。只有国家能够而且必须忍受初期生产能力过剩的巨大成本,占据该领域。国有经济只有从加工制造业中逐渐退出,才能集中资金于基础性上游产业,又为其它经济成分留有空间。

(四)抓“公”放“非”。国有经济进入并占据社会公益性、福利性强的行业和部门,逐渐从非公益性、非福利性的行业和部门退出。国有企业的目标和任务除了为获取一定利润来维持扩大再生产外,其重要的目标在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如:煤气、水、电、城市公共交通、园林绿化、清洁卫生、市政建设等行业,都是公益性高于盈利性的行业与部门。这些部门资本密集,最低规模巨大,价格低平但有垄断收入,只能由国家来经营。

国有经济的进入与退出都要适应改革的要求,这一改革是产业结构调整中各种经济成分的优化选择,经济成分与产业间的动态适应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模,判断国有经济的地位,应主要看国有经济对其它产业的带动力和影响力,看其在国民经济中是否发挥中流砥柱作用。

(作者单位:东北师大工商管理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